廣州瓷板畫修復
廣州瓷板畫修復
瓷板畫是瓷亦是畫,它是陶瓷工藝擺脫純工藝,融入文人繪畫而形成的陶瓷新門類。與紙帛等材質的繪畫作品相比,瓷板畫具有獨特的細膩質感,其平整光潔的形式更顯出高雅純凈。收藏界認為,瓷板畫最早可追溯到秦漢,而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是明代中期,在清朝達到鼎盛。目前,出現在收藏市場上的老瓷板畫多是清末與民國的作品,其中尤以“珠山八友”老瓷板畫為上品。“珠山八友”創作的鼎盛時期為晚清、民國至“文革”前的數十年間,留下的作品不多,其市場價格堪比清末官窯。
瓷板畫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顏料手工繪畫、上釉,再經高溫燒制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 [1] 。瓷板畫可裝裱、或嵌入屏風中,作觀賞用。瓷板畫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而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則出現在明代中期。從清中期開始,瓷板畫的發展走向了興盛。
瓷板畫品種多樣,有青花、青花釉里紅、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淺絳彩等,圖案內容涉及面廣,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蟲鳥、魚藻及吉祥圖案等,形制則有長方、圓形、橢圓、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種形制。
瓷板畫與紙絹畫相比,材料物理和化學性能都很穩定,不怕潮濕,不怕霉變,其色彩將保持數十年的鮮艷。
瓷板畫是第一批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瓷器修復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先清理破損截面,用調好色的膩子打底,打磨,留出釉面的厚度,如有釉下圖案,要按照調好色的彩料繪畫、最后上釉。如果殘器缺肉,用膩子打補缺肉部分,價值非常高的,要去窯口定燒殘缺部分。這其中每一道工序的技術性都非常強,非一日之功。還要配備一些必要的設備,如上釉這道,必須有小型氣泵、噴筆等,隨著材料技術的發展,黏結、釉層、清洗、膩子等都有更好的材料可供選擇,當然,技術是最重要的,其中還包含了你對色彩、形的藝術敏感性。一個好的修復師,修復一件瓷器往往要花費一個月或幾個月的時間,修復后的瓷器用肉眼是看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