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職稱在電子刊號的學術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能用
評職稱在電子刊號的學術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能用?
參加過職稱評審的老師都知道發表論文是的評職稱的關鍵環節,只有發表在正規期刊上的論文才是有效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的老師沒有注意自己的文章發表到了電子刊號的學術期刊雜志上評職稱能用嗎?今天我們就這一問題詳細的說說: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么是電子刊號的雜志:電子期刊,就是以電子為存儲介質的文檔,最終重要的是期刊的刊號和普通的紙質刊號在國家出版總署中備案是不同的,電子刊號的雜志只能在出版總署中連續性電子刊物中能夠查出來,也正是因為這點,很多地方在電子刊號的雜志在職稱評審的時候不能被評審專家們所認可,甚至有的地方在職稱評審條件中明確規定了,評職稱發表論文不能發表在電子刊號的雜志上。雖然現在所有的電子期刊的雜志都有紙質版,但作者在論文發表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因為在電子期刊上發表論文,可能有些單位是認可的,有些是不認可的,需要根據作者提供的職稱文件為準,建議優先安排紙質出版的期刊,一般研究生、博士生畢業,教師 、醫護人員 、科研院所的人員、企業員工等晉升職稱都要發表紙質期刊論文。
雖然電子期刊的名字都比較高大上,版面費超級便宜。但是在發表前還是建議大家先弄清楚自己地區的評審政策,以免耽誤職稱晉級的大好機會。為了省幾百塊錢的版面費鋌而走險,實屬不智!良藥苦口,說了這么多,希望對大家有用。
另外我們選擇學術期刊雜志投稿的時候,除了要提防電子期刊外,還要注意不能投稿到假刊,套刊,增刊上面,增刊雖然現在不屬于假刊,但是在很多地方是職稱評審的時候是不能被認可的,所以增刊慎用,另外就是不可以一稿多投,因為一稿多投,浪費雜志社的精力,雜志社都不喜歡,遇到這樣的情況,雜志社一般都會直接做退稿處理的,所以要注意這些方面。
一稿多投是違反學術道德的,但又沒有明確的界定。絕大多數期刊都要求作者申明不能一稿多投。如果投稿人覺得不能接受,他可以選擇不在這個期刊投稿,但是如果投稿人同意了,那他就要實踐自己的承諾,這是基本誠信問題。
在電子期刊上發表論文能評職稱么
顧名思義,電子期刊,就是以電子為存儲介質的文檔,雖然也是期刊,但沒要求必須出版紙質版,但是現在所有用于評職稱的電子期刊幾乎都有紙質版, 90%的論文發表網站不會告訴作者所的期刊是電子期刊,所以作者在論文發表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
有些電子期刊的編輯明明知道電子期刊在一些省市評職稱不認可,發表的時候卻不提醒作者。稍微有些常識的作者在國家出版總署查不到再問編輯,編輯就說自己的雜志需要在電子連續型出版物下面查詢。你再問電子連續型出版物是什么-有書嗎-評職稱能用嗎-負責任點的說不清楚,不負責任的甚至說電子期刊更好,既有書,又有光盤,是雙重保障。
電子期刊雖然有書,但評職稱不一定認可,現在有一些省市和高校已經不認可了,比如遼寧、吉林、重慶等等。雖然電子期刊的名字都比較高大上,而且版面費超級便宜。但是在發表前還是建議大家先弄清楚自己地區的評審政策,以免耽誤職稱晉級的大好機會。為了省幾百塊錢的版面費鋌而走險,實屬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