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通寶的版別
順治通寶的區分方式非常的多種,可以按照它的直徑來分(直徑在2.7-3.0厘米以內清朝仍叫小平錢),也可以按照它在背文來分,另外還可以按照鑄造順治通寶的錢局做分類,并且這三種區分方式又可以相互結合。今天就來看看按照順治通寶的背文,具體怎么來區分順治通寶的版別。
清軍攻入關內,清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在北京設鑄錢局鑄錢,于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后隨著天下統一,在各地開錢局,并鑄“順冶通寶”。在清軍剛入關時,允許明錢流通,但不久即嚴禁使用明錢及其它古錢,獨行清錢。順治年間對制錢成分有明確規定,即紅銅七成,白鉛(鋅)三成,稱之合金,也就是為“黃銅”,一千銅錢稱為一串,年鑄一萬二千串稱為一卯,即每開一期的額定數稱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鑄數稱為“加卯”。順冶通寶剛開始鑄造時定位是每文一錢,后改為一錢二分,一錢四份,一錢二分五,但是錢幣的形式一直未能統一。
順治年間為了穩定經濟前后進行了五次改制,隨著五次改制同時產生了五種形式的順治通寶,按照順治通寶的背文分,可分為五種樣式,確定了清代的貨幣體系,由此也稱“順治五式”,正式開始了屬于清朝錢幣的鑄造。
順治一式又名仿古式(仿明錢式),順治五式中較早出現的一類。始鑄于順治元年,清軍占據北京之后,建立了清王朝,同時在貨幣發行上大量采用了明代遺留的舊機構、工匠和錢幣制作工藝。因此這一時期鑄造的“順治通寶”錢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朝鑄幣的風格,面文“順治通寶”,以光背為主,另有背星、圈及記值等。銅質,小平錢,直徑2.4~2.7厘米,重2.4~5克。錢文楷書。有異書通、雙點通、單點通、缶寶、爾寶、光背、背星、圓圈紋等版別。其中有一種仿古式光背錢“大明背工手”,面文寫法仿大明通寶背工,背右圈,折二背二,折十背十一兩,主要是適應管內群眾的需要,也便于新舊錢之間的兌換,同時也奠定了清代貨幣形成的基礎。
順治二式又名單字記局式,是繼順治一式后的第二類順治錢形式,始鑄于順治二年,停于順治九年,形式類似于唐代的會昌開元。錢背由單一漢字(有穿上、穿右及穿左三類)記載其鑄錢局。據記載順治時期全國先后有二十三個錢局開鑄單字記局錢,但從現存順治錢實物來看僅發現了工、戶、薊、宣、云、延、原、同、陽、河、臨、東、浙、寧、昌、福、荊、襄和新共十九局。錢重一錢二分,順治八年改為一錢二分五厘。同局所鑄有大樣、小樣、寬緣、窄緣、粗字、細字、單點通、雙點通等不同版別,由于清朝初期制錢的重量不斷的變化,且漢字錢的大小重量差異較大,有的錢局開鑄不久就停鑄了,時間太短,所以導致記局,記地錢的數量很少。
單字記局式背上工應為試鑄,背右延,背左延,背上新罕見,近年新發現了缶寶單字記局系列,即順治通寶背新、順治通寶背上工、順治通寶背左延、順治通寶背右延 。
順治三式又名一厘式,是繼順治通寶一式二式后鑄造的第三類順治錢。順治十年,七月各省、鎮錢局停鑄單字記局錢,開鑄順治背一厘錢,每文重一錢二分五厘,較背單字錢制作精好,該錢材質為銅,權銀錢,直徑2.4~2.7厘米,重2.4~5克。錢文楷書。背文由穿右記局漢字與穿左“一厘”組成。由于“一厘”二字取折銀一厘之意(一千厘準銀一兩),可直接與官銀兌換。共有十九局開鑄,同局所鑄有大樣、小樣、闊字、狹字等不同版別。分別有工一厘、戶一厘、薊一厘、宣一厘、云一厘、延一厘、原一厘、同一厘、陽一厘、河一厘、臨一厘、東一厘、浙一厘、寧一厘、昌一厘、福一厘、荊一厘、襄一厘和新一厘。各局版式基本就固定了,變化不大。同局所鑄有大樣、小樣、闊字、狹字等不同版別。除了順治通寶福一厘,順治通寶江一厘,順治通寶同一厘,順治通寶原一厘、順治通寶寧一厘、順治通寶昌一厘、順治通寶云一厘等南方各鑄錢局使用較為特殊的文字外,其余各鑄錢局均采用戶部鑄幣的標準文字。其中有背文為東、穿上下“一厘”,為試鑄錢幣。
順治四式又名滿文式,順治十四年中央責令各省、鎮錢局停鑄各類順治舊錢,由戶部寶泉局和工部寶源局開鑄“新錢”,即順治通寶背滿文“寶泉”、“寶源”小平錢,直徑2.4~2.7厘米,面文楷書,每文增至一錢四分,重2.4~5克。且銅制金黃,有寶字接郭、離郭、背文復書等版別,俗稱大制錢。 其中順治通寶寶泉錢始鑄于順治十四年,有寶泉折二型屬于試鑄,罕見;“寶源”錢始鑄于順治十七年。此次改制完全脫離了明代體系而確立了清代制錢風格,完成了從形制上仿造明代錢幣到鑄造真正意義的清代錢幣的轉化過程,在中國錢幣歷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順治五式又名順治滿漢文式,順治十七年戶部提準十四個地方局按照順治四式的規格重新開鑄新錢,其背文由本省滿文局稱和漢文局稱組成,故名滿漢文式。分別有薊、宣、、延、原、同、、河、臨、東、浙、寧、昌、福、荊、所鑄錢文為滿漢文錢,同局所鑄有寬緣、窄緣、花緣、粗字、細字、單點通、雙點通、三角通、合背等不同版別,這種錢式制作較好,鑄造量也較多,存世也就多。只有寶泉、寶源所鑄制錢仍為滿漢局錢。其中順治通寶滿漢昌、順治通寶滿漢東、順治通寶滿漢河這幾枚錢幣,均只有2枚。且滿漢文式中以滿漢福為罕見,目前僅見三枚,另有折二型滿漢福,乃是后來所鑄造的品種。
順治通寶乃是在順治年間所鑄造的一種錢幣,它是清朝在入關之后所打造的首種清朝古錢幣,具有著首位的屬性。因為要確定一個朝代統一的貨幣,必須要經過不斷的嘗試和改變,還要民眾都認可并且廣為流通,所以順治錢的種類、版別就比較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