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具
明代家具有廣、狹二義。廣義的明式家具,著重一個“式”字,不管制作于明代或明以后何時,也不論貴重材質和一般材質,只要具有明代家具風格,皆稱之“明式家具”。狹義則指明代至清代前期材美工良,造型優美的家具。我們要介紹的是后者。
明代社會穩定,農業和手工業發達,工匠獲得更多的自由,尤其是明中后期,商品豐富,流通渠道廣泛,外貿開放,從而使大城市、城鎮經濟迅速興起,尤以江南與南海地區最為顯著。明清時期,此兩地成為家具的重要產地,其實是和這些地區商品經濟發達是有直接聯系的。
明代家具
明代家具(4張)
明范濂《云間據目抄》中有這樣一條:“細木家伙,如書桌禪椅之類,余少年曾不一見,民間止用銀杏金漆方桌。自莫廷韓與顧、宋兩家公子,用細木數件,亦從吳門購之。隆、萬以來,雖奴隸快甲之家,皆用細器,而徽之小木匠,爭列肆于郡治中,即嫁妝雜器,俱屬之類。紈绔豪奢,又以椐木不足貴,凡床櫥幾桌,皆用花梨、癭木,烏木、相思木與黃楊木,及其貴巧,動費萬錢,亦俗之一靡也。尤可怪可,如皂快偶得居止,即整一小憩,以木板裝鋪,庭蓄甕魚雜卉,內則細桌拂塵,號稱書房,竟不知皂快所讀何書也。”由此可窺得明代后期蘇、松地區家具與民風之一斑。
明代是自漢唐以來,我國家具歷史上的又一個興盛期。隨著當時經濟的繁榮,城市的園林和住宅建設也興旺起來,貴族、富商們新建成的府第,需要裝備大量的家具,這就形成了對于家具的大量需求。明代的一批文化名人,熱衷于家具工藝的研究和家具審美的探求,他們的參與對于明代家具風格的成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鄭和下西洋,從盛產高級木材的南洋諸國,運回了大量的花梨、紫檀 [1] 等高檔木料,這也為明代家具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明代家具的造型非常簡潔明快,工藝制作和使用功能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這一時期的家具,品種、式樣極為豐富,成套家具的概念已經形成。布置方法通常是對稱式,如一桌兩椅或四凳一組等等,在制作中大量使用質地堅硬、耐強度高的珍貴木材。家具制作的榫卯結構極為精密,構件斷面小輪廓非常簡練,裝飾線腳做工細致,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形成了明代家具樸實高雅、秀麗端莊、韻味濃郁、剛柔相濟的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