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程序
評估程序對于保證評估機構獨立、客觀、公正開展業務十分重要,《資產評估法》對評估程序作了具體規定,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關于委托人選擇評估機構。委托人選擇評估機構是開展評估業務起點。委托人選擇評估機構應當遵守以下原則:(1)自愿原則。(2)委托人選擇的必須是符合《資產評估法》規定的評估機構。(3)協商委托。(4)委托開展法定評估業務,委托人應該依法選擇評估機構。
二是關于訂立評估委托合同。選定評估機構后,委托人應當與評估機構訂立委托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評估委托合同一般應采取書面形式。評估委托合同主要包括委托人和評估機構的基本情況,評估對象的名稱、范圍、目的、基準時間點等評估基本事項,委托人應提供的評估所需資料,評估過程中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評估費用及收費方式,評估報告交付時間、方式、違約責任、爭議解決等內容。
三是關于對承辦評估業務的評估專業人員的要求。對受理的評估業務,評估機構應當指定至少兩名評估專業人員承辦。屬于法定評估業務的,評估機構應當指定至少兩名評估師承辦。委托人有權要求與相關當事人及評估對象有利害關系的評估專業人員回避。
四是關于評估專業人員對評估對象進行現場調查,收集、核查驗證、分析整理評估資料的程序要求。評估專業人員開展評估業務,應當根據評估業務具體情況,對評估對象進行現場調查,收集權屬證明、財務會計信息和其他資料并進行核查驗證、分析整理作為評估依據。
五是關于評估方法選擇、評估結論形成、評估報告編制的規定。評估實踐中,評估基本方法主要有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評估專業人員開展評估業務,應當根據評估對象、價值類型、評估資料收集情況等相關條件,分析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評估方法的適用性,恰當選擇評估方法,除依據評估準則只能選擇一種評估方法外,應選擇兩種以上的評估方法。之所以規定應選擇兩種以上評估方法,目的是為了保證評估結論的準確性,通過兩種以上方法的相互驗證,可以更好的保證形成更加科學、合理、準確的評估結論。
六是關于評估檔案保管期限的要求。評估檔案的保存期限不少于15年,屬于法定評估業務的,評估檔案的保存期限不少于30年。《資產評估法》規定的評估檔案保管期限,是屬于最少期限。各評估機構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確定本機構的具體保管期限,但不得低于法律規定的期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