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池養魚技術-高密度養魚-智慧農研(推薦商家)
武漢智慧農研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武漢農研興農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武漢農科院生物智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創立的,高密度養魚,專注于開發、推廣新型環保型水產養殖技術和養殖設備。
公司注冊資金800萬元。公司坐落于武漢市農業科技研究院,華中農業大學南側,高密度養魚設備廠家,擁有占地200畝的太陽能工廠化水產育苗和養殖基地,在江夏區綜合村工業園建設開發、生產各種現代化水產養殖設備的生產基地。
研發水平專注規模化生態養殖技術研發與應用,聯合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武漢農科院引進國外*技術與管理系統,新型養殖系統、前沿養殖技術,成本低、質量可靠、可持續發展。
“跑道”施工期間
所謂 “跑道”,其實是由304不銹鋼構成的5個養殖水槽,每個水槽長28米寬5米深3米。在傳統的養魚模式中,一般水塘或者小型水庫中的水是相對靜止,魚在水中自由活動,而這種新型的養殖模式顛覆了傳統,一字排開的養殖水槽兩頭裝著攔魚柵,前面的“推水增氧”裝置使兩邊塘水24小時循環流動,后面的吸污裝置則時刻收集魚糞殘餌。把魚限制在相對狹小的空間里,高密度養魚致富,而讓流動的水不間斷地在“跑道”內流過,帶來氧氣、食物,帶走糞便、殘渣。
應急氧氣設備
傳統的養殖模式下1大的成本就要屬3-4年一次的“清淤”了,“清淤”是指在3-4年左右的飼養周期后,每個魚塘需要將水抽干,然后將塘底的淤泥翻開,把更深位置的土壤翻上來將淤泥蓋下去。魚塘的積淤厚度一般以每年10厘米左右的速度遞增,高密度池養魚技術,如果不及時清除,會導致飼料利用率低、水層變薄、溶氧量下降、魚病大規模爆發等重大問題。而“跑道養魚”的新模式能及時通過吸污水道的抽水機,將魚類排泄物和一部分飼料殘渣及時的排往集污區。不但可以跳過“清淤”的這個高成本步驟,而且集污區所收集的廢棄沉淀物更是不可多得的肥料。
高密度池養魚技術-高密度養魚-智慧農研(推薦商家)由武漢智慧農研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武漢智慧農研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實力不俗,信譽可靠,在湖北 武漢 的農林牧漁項目合作等行業積累了大批忠誠的客戶。智慧農研帶著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不斷的完善*理念和您攜手步入*,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