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數字化灌溉讓農戶當起“甩手掌柜”
眼下,正值棉田管理的關鍵時期,針對近期持續高溫天氣,各地農戶及時澆水補肥,助力棉花高產穩產。
在精河縣大河沿子鎮夏爾托熱村一塊長勢良好的棉田地頭,見到了準備澆地的種植戶陳滑眾。“較近天熱,棉花地一周就得澆一次。”交談間,他掏出手機打開“田小二”app,展示了遠程灌溉,動動手指的工夫,田間的智能球閥便同步開啟滴灌。
“自從用上了智能灌溉數字球閥,澆水再不用到地里挨個開閥,根據棉花長勢,澆多久、水都能在手機上調節。”陳滑眾從事農業生產近30年,在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下,他今年種植的200畝棉花全部實現數字化精準灌溉和施肥。他不禁感慨,種地靠科技,手機變農具,如今種地自己當上了“甩手掌柜”。
為有效緩解水資源緊缺的狀況,近年來,精河縣不斷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將河水加壓滴灌與機井灌溉**結合,先后實施各類節水灌溉項目。2022年底,夏爾托熱村對部分用地進行管網優化,全村打造三套河水加壓系統和兩套機井灌溉系統,實現“兩用一備”節水灌溉。
數字施肥系統
在精河縣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該村還不斷推廣應用數字球閥智慧灌溉和數字施肥系統。記者注意到,每臺數字施肥系統同時管理著3個1800l容積的施肥桶,在進行施肥時,只需將化肥倒進施肥桶,再點擊數字施肥系統電子屏幕上的和攪拌,設定好施肥時長,就能輕松實現精準施肥。陳滑眾介紹,1臺數字施肥系統現能滿足400畝農田的數字化施肥需求,明顯提高了肥料溶解性和水肥利用率,實現了增效。
近年來,精河縣以建設數字化、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為依托,以服務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為出發點,在智慧農田、數字農業、智能水肥一體化領域不斷研發新產品,實現、節水增效增產。
截至目前,精河縣高標準農田已達60.86萬畝,在全縣農田中占比50.7%;數字球閥智慧灌溉覆蓋至3個鄉鎮4500畝農田;數字施肥系統覆蓋至3個鄉鎮37600畝農田。
武漢禾大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數字球閥,數字電動閥,數字施肥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