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壽三星的由來 福祿壽三星神像 老壽星佛像廠家 南極仙翁雕塑
福祿壽是漢族民間信仰的三位神仙,象征幸福、吉利、長壽。福壽雙全福壽無疆福星高照是民間百姓最常說的幾句祝詞。 在道教流傳為天上三位吉神。福,頭戴官帽手持玉如意或手捧小孩為天官一品大帝,天官賜福由此而來;祿,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祿;壽,白色的胡髭,手持龍頭杖手捧壽桃意為長命百歲。
明朝以后,漢族民間常把壽星與福、祿二星結合起來,合稱福、祿、壽,成為人們的三個福神,作為吉祥如意象征,故祝壽時,常在正屋面墻上懸掛福、祿、壽的中堂兩側面壽聯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人們常把福與壽、祿組合在一起來表達一種美好愿望。
福壽雙全--幸福和年壽兩樣齊備。《紅樓夢》第五二回:老祖宗只有伶俐聰明過我十倍的,怎知如今這么福壽雙全的?
福壽無疆--愿福氣與壽命沒有盡頭。《云笈七簽》卷六九:至誠君子,得而寶之,即福壽無疆。
福祿雙全--既有福氣,又做大官。明·沈受先《三元記·秉操》:今日在此焚香禮拜,愿他多生貴子,福祿雙全。
折疊編輯本段清代福祿壽
刺繡保存難度較大,正因如此,古代刺繡的價值遠超過其它收藏品。清代刺繡保存至今的大多數顏色脫落,變色,或者已經開始腐爛。
現存的保存較好的刺繡為甘肅民間藏品《福祿壽》,解放前家住甘肅的一位老者從一個逃難者手里換得,據逃難者說此秀叫《福祿壽》是清朝時期的刺繡,是他從民國府帶出來的。這幅《福祿壽》刺繡從解放前被老者換到家后一直保存至今。繡品品相較好,唯有一處小的瑕疵,在侍女發髻處。2009年曾有港商出價200萬想從老者孫子手里買去,但是因是祖上傳家寶一直沒賣保留至今。
市面上常見的清代刺繡大部分變色,繡工較粗,構圖簡單,但是《福祿壽》長260cm 寬110cm 至今保存完好,顏色鮮艷 ,繡工精細,人物栩栩如生,屬名家繡品,此藏品曾用于民國府過節或壽辰時的中堂。此類繡品極其少見,市場上僅此一件,其價值遠超過千萬,除了有較高收藏價值,還有很深的文化底蘊,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折疊編輯本段人物介紹
福星又稱福神,在道教中稱紫微大帝,他掌管人間福氣的分配,在民間相當受尊崇。他的形象與財神趙公明有些像,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的富貴相。這位福神據說由唐代道州(今湖南道縣)剌史陽城死后擔任。
祿星又稱文昌星,他是讀書人的保護神,掌管人間功名利祿。有了科舉制度之后,他在民間開始備受尊崇。他的形象就像一位朝廷大員,高貴不凡。祿神據說由梓潼神張亞子擔任,又稱文昌帝君。
壽星又稱南極老人星,是長壽之神。人們大多認為長壽的彭祖死后成為了壽星。人們對壽星最直觀的印象就是他有一個大額頭,多數人認為這多半是古代養生術所營造的一種意象。例如,被古人視為長壽象征的的頭部便高高隆起。此外,也有人認為那是一種返老還童的象征,因為嬰兒的額頭往往因頭發少而比較明顯。